吏的字义解释
吏 五行属性
五行属:金 |
康熙笔画数:6 |
读音:lì |
繁体:吏 |
笔画:6 |
部首:口 |
吏五行属:金,康熙笔画数:6,拼音:lì
吏字用于起名
吏字起名寓意
【吏】吏这个字体现了官员勤勉尽责,忠诚奉公,以及谦逊谨慎等美好寓意,是一个很好的起名选择。
吏字的解释
吏:官员的通称。也有治理,为官之意,如吏才,吏方。
吏字诗词来源
出自唐代王维的《酬郭给事》:禁里疏钟官舍晚,省中啼鸟吏人稀
出自唐代李白的《秦女休行》:直上西山去,关吏相邀遮
出自唐代白居易的《杜陵叟》:长吏明知不申破,急敛暴征求考课
出自唐代韦应物的《东郊》:吏舍跼终年,出郊旷清曙
吏字的字义
吏字的康熙字典解释
【唐韻】力置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良志切【正韻】力地切,?音利。【說文】吏,治人者也。从一从史。【徐鍇曰】吏之治人,心主於一,故从一。【書·胤征】天吏逸德,烈于猛火。【禮·曲禮】五官之長曰伯,是職方,其?于天子也,曰天子之吏。【左傳·成二年】王使委于三吏。【註】三吏,三公也。 又【韻會】府史之屬亦曰吏。【周禮·天官·大宰】八則,三曰廢置以馭其吏。【前漢·百官公卿表】秩四百石至二百石,是爲長吏。百石以下,有斗食佐史之秩,是爲少吏。【註】師古曰:吏,理也。主理其縣內也。 又姓。【正字通】漢吏宗,王莽時人。 又【五音集韻】神至切,音示。奉也,職事也,勞也。 【說文】本作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