跗的字义解释
跗 五行属性
五行属:水 |
康熙笔画数:12 |
读音:fū |
繁体:跗 |
笔画:12 |
部首:足 |
跗五行属:水,康熙笔画数:12,拼音:fū
跗字用于起名
跗字起名寓意
【跗】跗这个字可以用于起名时给人带来跳跃向上、复兴、稳健、强健、坚韧和勇敢等美好寓意。
跗字诗词来源
来自唐诗:徐彦伯所著《杂曲歌辞。桃花行》源水丛花无数开,丹跗红萼间青梅。
来自宋词:毛滂所著《踏莎行》芳跗染得胭脂重。
跗字的字义
☆跗〈名〉
☆脚背
☆足。
☆物体的足部。通“柎”
☆泛指条状物的末端。如:剑跗(剑的握手处)
☆花萼
☆跗骨
☆指与跖骨相关的一块骨或软骨
☆脚背
☆足。
☆物体的足部。通“柎”
☆泛指条状物的末端。如:剑跗(剑的握手处)
☆花萼
☆跗骨
☆指与跖骨相关的一块骨或软骨
跗字的康熙字典解释
【廣韻】甫無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風無切,?音膚。足趾也。【玉篇】足上也。【儀禮·士喪禮】乃屨綦結于跗連絇。【註】跗,足上也。【疏】謂足背也。【莊子·秋水篇】蹶泥則沒足滅跗。【音義】跗,足跗也。 又【左傳·成十六年】有?韋之跗注。【跓】跗注,戎服,若袴而屬于跗,與袴連。 又人名。【史記·扁鵲倉公傳】醫有兪跗。【註】黃帝時將也。 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?符遇切,音附。義同。 又與拊通。【詩·小雅】鄂不韡韡。【箋】不音夫,當作拊。【音義】拊亦作跗。